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出口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

时间:2024-06-26 22:02:5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8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出口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出口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
1996年4月18日,中国农业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
现将《中国农业银行出口业务操作规程》及其配套凭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将此文及附件转发辖属分支行。

附:中国农业银行出口业务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包括出口信用证业务、出口押汇业务和出口托收业务三个部分。在办理这三项业务时,我行应严格遵照国际惯例及我国有关外汇管理制度认真、谨慎地处理。

第一章 出口信用证业务操作程序
出口信用证业务是出口商银行根据进口商银行开来的信用证所规定的条款,审查出口商交来的单据,为出口商办理审单、寄单和收汇的一种结算方式。出口信用证业务主要包括信用证通知、修改和撤销、转通知和转让、审单议付、寄单索汇、收汇考核和档案管理等项环节。我行在办理出口信用证业务时应遵循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500号出版物(以下简称UCP 500)的规定办理。

第一节 信用证的通知
一、受理信用证
(一)审核信用证表面真实性
我行收到国外代理行开来的信用证后,应首先核对信用证上的密押、印鉴是否相符,以确定信用证的表面真实性。
1.与经办行有印押关系的开证行来证,应由经办行印押部门核对印押。
2.与经办行没有直接密押关系、但与总行有密押关系的开证行来证,经办行应迅速与总行清算中心密押室联系,请其帮助核对密押。
3.如属信开信用证,经办行与开证行只交换密押而未交换签字样本的,经办行可要求开证行用加押电传或SWIFT方式确认来证的真实性。
4.如非总行代理行来证,经办行应用电讯方式迅速与有关银行联系,请其代核印、押。
5.如系国内其他银行转来的信用证,经办行应通过电讯方式迅速与转证行联系,确认信用证的印押是否相符。
6.印押相符,在信用证正本上加盖“印押核符”章。
7.如印押不符,应向开证行查询。此种情况下,如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须在信用证正本上注明“印押不符,出运前请洽我行”字样。待印押查符后,立即通知受益人。
根据UCP 500第7条b款规定,“如果通知行不能够确定该证的表面真实性,它必须不延误地通知来证行,说明它不能够定该证的真实性;如果通知行决定把该信用证通知受益人,它必须对受益人说明它不能确定该信用证的真实性”。我行在办理出口来证时,应严格按UCP 500办理。
(二)来证登记
信用证印押核符后,经办行应按下列方式编制信用证通知业务参考号:
XXX AD XX XXXXX -XX
分行代码
业务代码
年份
业务流水号
支行代码
如没有支行业务,可省略“支行代码”一项。
在登记簿上登记开证行名称、开证日期、信用证号、受益人名称、币种金额、装效期等主要内容。
如为简电预通知,在印鉴核符后,经办行应按信用证正本登记方式进行登记,并在后来邮寄的简电证实书上加注有关简电预通知的同一通知业务流水号。
二、审证
(一)来证国家或地区风险的审核
来证国家或地区必须是我国对外政策能接受的国家或地区。信用证不能含有不符合我国政策的条款或对我国有歧视性的内容。如存在的此类条款和内容,我行应视不同情况,向开证行提出交涉或要求其修改。
(二)开证行资信的审核
对开证行资信的审核是保证安全收汇的重要环节,如开证行与我行已建立代理行关系,可参照《中国农业银行代理行风险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审核开证行资信;如开证行同我行无代理行关系,应由代理行业务部门审查开证行的资信、背景等来决定是否接受来证,然后通过有效途径核实来证的表面真实性。
对于资信较差或国家风险较高的银行开来的信用证,我行可按照受益人的要求,请一家资信好的我行代理行予以保兑,或由信用证的偿付行确认偿付。
(三)信用证性质的审核
1.首先审核信用证是否注明“可撤销”字样,根据UCP 500第6条C款的规定,如果没有“可撤销”和“不可撤销”字样,信用证应视作是不可撤销的。如为可撤销信用证,应建议受益人不予接受。
2.对于第三家银行保兑的信用证,要检查证内有无保兑行的名称和明确的保兑条款,并认真审核保兑行的资信状况。
3.可转让信用证需注明“TRANSFERABLE”字样。
4.如为可循环信用证,应注意是自动循环、半自动循环还是非自动循环。
5.对背信用证应注意其有效地点及交单时间,还应注意有无限制议付条款。
(四)信用证一般内容的审核
1.审核开证日期和开证地点是否齐全、正确,发现遗漏或其他问题应及时要求开证行澄清。
2.审核信用证受益人的名、址是否齐全、正确,如出现不全或严重错误,应立即电洽开证行要求其证实。
3.信用证装效期和交单期的审核。
(1)如果信用证规定的装效期太近或信用证没有规定最迟装期,即最迟装期与有效期为同一天,应提醒出口商注意提早装货或延长有效期。
(2)如果信用证没有明确交单期,根据UCP 500第43条a款的规定,则应在装运日后21天内交单,但不能超过信用证有效期。
4.信用证到期地点的审核。
如信用证规定的到期地点非受益人所在地,我行应提醒受益人注意提前交单或要求申请人将到期地点修改为受益人所在地。
5.审核信用证的金额与数量。
信用证所用货币必须是可自由兑换货币。如金额和数量有增减幅度,应审核其增减幅度是否一致,或是否符合UCP 500第39条中的解释。
(五)信用证其他条款和特殊条款的审核
1.信用证各项条款必须清楚完整,前后一致。若有词句、字义含糊不清,条文残缺不全,条款与条款之间互相矛盾或存在其他对受益人不利的条款,均应及时提请受益人注意,或要求开证行澄清或修改。
2.信用证项下的一切银行费用,一般均由申请人承担。如信用证规定费用由受益人负担,应提请受益人注意。如不接受,应及时联系申请人修改信用证。
3.对有条件生效的信用证应提请受益人注意,待生效通知到达后,才能办理货物出运。
4.信用证的付款保证条款是否符合国际惯例,对于索汇路线曲折迂回以及其他影响快速安全收汇的条款,需及时提请受益人注意。
5.信用证上固定印好的条款、信用证空白处、边缘处以及背面加打填写或用图章加注的文字都是信用证条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审查。
6.如开证行要求我行对其开具的信用证加具保兑,我行原则上应拒绝保兑,并立即通知开证行。除非开证行在保兑授权或要求中另有规定,我行可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但必须注明“此证我行未加保兑”。
三、信用证的通知
(一)缮制信用证通知书
1.审证完毕后,我行缮行信用证通知书,并在信用证正本上加盖信用证通知专用章。
2.对于简电预通知,则应在信用证通知书上注明“此系简电预通知,凭简电证实书交单/议付”词句,以提请受益人注意。信用证通知书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受益人留存,第二联我行留底存档,第三联寄开证行作为确认收妥回单。
(二)通知信用证
我行须在2个工作日内将信用证正本通知受益人。
不论以何种方式通知受益人,均应由收件人签收回单存档备查。
(三)如果受益人不慎将信用证正本丢失,要求我行补证或拿副本信用证到我行议付,我行需立即通知开证行,请其授权或撤销此笔信用证,重新开证。但由此产生的银行费用应由受益人负担。
(四)对于自由议付信用证,如出口商愿意到我行交单/议付,通知费可在出口商交单/议付时一并收取。如出口商不在我行交单,则应在通知时收取通知手续费及其他有关费用。
(五)将有关文件归入信用证通知业务卷宗。

第二节 信用证的修改和撤销
一、信用证的修改
(一)审核信用证修改书的表面真实性
信用证修改书表面真实性的审核可参照信用证表面真实性的审核办法办理,并在原信用证通知登记簿上登记有关修改内容。
(二)修改书内容的审核
我行应抽出原信用证留底,仔细审核修改后的条款是否一致,修改内容是否清楚、完整、合理。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提请受益人注意,或联系开证行澄清。
(三)缮制信用证修改通知书
信用证修改通知书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受益人留存,第二联我行留底存档,第三联寄交开证行作为确认收妥回单。我行在信用证修改正本上加盖信用证通知专用章,连同缮制好的信用证修改通知书在2个工作日内通知受益人。
不论以何种方式通知受益人,均应由收件人签收回单存档备查。
(四)根据UCP 500第9条d款(4)的规定,“只接受同一修改通知中的部分修改是不允许的”。如出口商不接受修改,应要求其在接到信用证修改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我行,并将修改通知书和修改正本退回我行。
(五)不论受益人是否接受修改,我行均应抽出原信用证档案留底进行必要的批注。
二、信用证的撤销
(一)如受益人不接受来证并且要求退证,我行应要求受益人备函盖章,说明原因,并将信用证正本及有关附件退我行。我行缮制撤证面函,附以信用证正本及有关附件,经复核后退开证行;或我行用加押电传/SWIFT通知开证行受益人要求撤证,待开证行答复后,按开证行的指示办理。
(二)如开证行主动要求撤证,我行应首先征得受益人同意,受益人备函盖章后,再根据开证行的指示,或将正本信用证及有关附件退回开证行,或用加押电传/SWIFT加以确认。
(三)根据信用证条款的要求,我行可向受益人或向开证行收取有关手续费和电传费。
(四)有关函电按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归入信用证通知业务卷宗。已撤证的信用证卷宗列为“死卷”,另行管理。

第三节 信用证转通知和转让
一、信用证转通知
信用证转通知是指开证行委托其境外代理行将其开立的信用证及其修改通过第三家银行通知给异地出口商的行为。我行在办理信用证转通知业务时,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按照开证行的指示办理转通知。如是电开证,我行应用电传/SWIFT转通知;如是信开证,我行应用信函转通知。我行在转通知电文或电函上应注明开证行名址及我行费用的收取方法。
(二)如开证行未指定异地通知行,我行应选择本系统的分支行作为异地通知行。
(三)原通知行应负责核对印鉴或密押,并负责审查开证行的资信及受证额度,信用证的具体条款由异地通知行审核。
(四)如异地通知行非我行系统分支行,我行应向出口商收取转通知手续费。
(五)将正本信用证复制留底,并对转通知业务的处理情况进行必要的登记。
二、信用证的转让
信用证的转让是指信用证的受益人(第一受益人)将信用证的全部或部分金额转让给一个或多个出口商(第二受益人)的行为。我行在办理转让信用证时应按UCP 500第48条的规定办理。
(一)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可转让信用证只能转让一次。如是部分转让的信用证须注明“PARTIAL SHIPMENTS ALLOWED”。
(二)在信用证是自由议付信用证情况下,如需转让信用证,须经开证行特别授权。
(三)办理转让信用证的程序
1.转让人填制信用证转让委托书
如果受益人要求将信用证转让给其他出口商,我行应首先要求其填制信用证转让委托书,并缮信用证制复本一份连同正本信用证一并交我行办理转让。
信用证转让委托书一式三联,第一联随转让信用证转出,第二联我行留底,第三联交客户留存。
信用证转让委托书主要内容包括开证行、信用证号、转出行编号、转出货物的名称和数量、转让金额、受让人等项。
2.我行编制转让业务流水号并在登记簿上对原信用证号、我行通知编号、转让金额、第一受益人、第二受益人等有关内容进行登记。
我行转让业务流水号的编制方法如下:
XXX TR XX XXXXX -XX
分行代码
业务代码
年份
业务流水号
支行代码
如果没有支行业务,可省略“支行代码”一项。
3.根据信用证转让委托书上的要求,我行可作以下转让:
(1)全部转让
A.如果第一受益人简单地将信用证完全转让给第二受益人,除受益人名称外,对信用证条款不作任何修改,在交单后也无需作有关单据替换的,我行在办理此项业务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a)如果直接用正本信用证做转让,我行只需在信用证背面作大意如下的批注:“WITHOUT ANY RESPONSIBILITY ANDENGAGEMENT ON OURPART AND AT THE REQUEST OF FIRSTBENEFICIARY,WE TRANS-FERED THIS L/C TO THE TRANSFEREE:XXXENTIRELY”,并加盖我行通知专用章;
(b)或将信用证转让委托书第一联连同原证正本一起寄交指定银行;
(c)如用电转,我行在电文中加注上述文字后,用电传/SWIFT将信用证直接发往指定银行。
B.如果第一受益人将信用证全部转让给第二受益人,并且货物装运数量、单价、总价、交单期、有效期、银行费用等条款均发生变更,在交单后第一受益人需替换其中有关单据的,我行在办理此项业务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a)如用函转,我行对信用证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删除,并经有权签字人员在正本转让信用证上签字后,连同信用证转让委托书一起寄交指定银行;
(b)如用电转,我行将信用证的有关内容进行更改、删除后,用电传/SWIFT方式将转让信用证发送给指定银行。
(2)部分转让
A.如果第一受益人将信用证部分转让给一个或多个第二受益人,除受益人名称及货物数量和总金额外,对信用证条款不作任何修改,在交单后也无需作有关单据替换的,我行应根据转让委托书上的要求,缮制一份或多份转让信用证,经我行有权签字人员签字后,连同信用证转让委托书第一联一起寄交第二受益人或其指定银行。
B.如果第一受益人将信用证部分转让给第二受益人,并且货物装运数量、单价、总价、交单期、有效期、银行费用征收对象等条款均发生变更,在交单后第一受益人需替换其中有关单据的,我行可参照全部转让的第二种情况B操作。
4.如信用证有修改书或偿付、寄单指示等其他附件,也应随证转出,原则上修改书先通知第一受益人。但如系全部转让,则有时也可直接通知第二受益人,但必须要求转让人在填制转让委托书时予以明确。
(四)信用证转让完成后,我行在信用证转让委托书注明“已转让”字样。如为部分转让,我行在原信用证正本上背批转让金额、货物种类和数量等。
(五)转让信用证制作完成后应复制留底,连同转让委托书和有关单据副本按照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归入以转让业务流水号编设的档案,同时在信用证档案卷宗中做相应的批注。
(六)转让手续费及其他有关费用可根据信用证要求和我行费率表的规定在转让时一并收取。

第四节 审单议付
一、审单工作的原则
信用证条款及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及其有关文件是审单工作的依据;单证一致、单单一致是审单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
单证一致是将出口商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逐条核对,全面审查,信用证及其修改中的要求和规定都必须在有关单据上正确无误地体现出来。因此,审单人员应根据信用证条款及国际商会有关文件逐条与单据对照,全面审核,做到单证严格一致。
二、审单
(一)接单
1.审核单据种类和份数
(1)受益人向我行交单时,须备有客户交单联系单一式三联,由受益人填写后,连同正本信用证和单据一并送交我行。
(2)我行收到出口商交来的信用证项下所要求的单据后,应检查单据的种类和份数是否齐全,并在客户交单联系单上签收,将客户交单联系单第一联退交出口商作为签收凭证。
2.对提单、贸促会产地证及商检局证明等非出口商出具的单据进行初审。如有不符点,要及时退交出口商修改。
3.审核出口商所附的信用证正本以及修改是否齐全和完整。
(二)登记
在交单议付登记簿上登记收单日期、客户名称、发票号码、金额等主要内容,并按照如下方式编制统一的出口交单业务参考号:
XXX BP XX XXXXX -XX
分行代码
业务代码
年份
业务流水号
支行代码
如果没有支行业务,可省略“支行代码”一项。
(三)审单
审单工作是出口信用证业务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单据的质量和收汇的安全,我行必须严格审核单据。
审核单据的顺序首先应纵向审核,即单证一致,然后再横向审核,即单单一致。
一般应先审核信用证有关时间条款,如信用证装效期或交单日期。根据UCP 500第44条a款的规定,如果交单期或信用证有效期截止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则可顺延到下一个工作日。
主要单据的审核要点:
1.汇票(BILL OF EXCHANGE)的审核要点:
(1)汇票的出票日期不应迟于交单日期,不得早于提单日期。
(2)汇票应明确付款期限并与信用证规定相一致。
(3)汇票金额应与信用证规定的金额相符,如小于信用证金额,要查看信用证有无分批装运或分期支用条款或是否符合UCP 500第39条的规定,然后与发展核对,是否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汇票与发票金额比例之规定。
(4)汇票上载明的付款人要与信用证规定的汇票付款人相一致。
(5)汇票上的金额大小写要一致。
(6)如需背书,汇票是否已经背书。
(7)汇票出票人的印鉴要合格齐全。
2.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的审核要点:
(1)商业发票的提交份数是否与信用证规定相符。
(2)发票是否由受益人签发,签章是否合格,发票的抬头一般应为信用证申请人(除非信用证中另有规定)。
(3)发票上有关货物描述、单价、总金额及价格条款与信用证有关规定是否完全一致。根据不同的价格条款,应检查运输单据上注明的运费支付情况。
(4)有关唛头、包装数量、重量、体积等内容数据与其他单据是否一致。
(5)装运货物的数量是否与信用证规定相符。如不相符,应查对信用证上是否有允许分批装运或溢短装。如允许溢短装,是否在UCP 500第39条规定的幅度范围之内。
(6)单价、数量、总价的计算是否正确。
3.运输单据的审核要点:
(1)海运提单(OCEAN BILLS OF LADING)的审核
A.提单的签发人是否符合UCP 500第23条的规定;
B.提单的收货人是否按照信用证的描述缮制正确,提单是否正确背书,提单的被通知人是否符合信用证规定;
C.是否是已装船提单,如为已装船提单(ON BOARD BILL OF LADING),应检查提单的签发日期是否在信用证规定的最迟装期之内;如为备运提单(RE-CEIVED BILL OF LADING),应注意有关装船批注是否符合UCP 500第23条的规定;
D.提单上的货物描述是否与信用证、发票相符;
E.提单上的装运港和目的港是否与信用证要求一致。如允许转运,转运路线是否与信用证要求一致;
F.提单上显示的唛头、重量、体积与信用证和发票及其他单据上的有关内容是否一致;
G.提单上显示的运费支付情况与信用证的规定和发票及其他单据上的价格条款是否一致。
H.提单上注明全套提单的正本份数及实际交单份数与提单上规定是否相符;
I.提单上是否有货装舱面或“不洁净”等其他不能接受的批注。
(2)空运提单的审核要点
A.收货人的名称是否与信用证相符;
B.装运日期不得迟于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日期;
C.起飞机场和目的机场是否与信用证规定的一致,是否迟期装运等;
D.关于运费的支付说明是否与信用证一致。
(3)其他运输单据的审核,可参照海运提单的审核要点,并根据不同类型运输单据参照UCP 500第24条至30条的规定审核。
4.保险单据(INSURANCE POLICY/CERTIFICATE)的审核要点:
(1)保险单必须是由保险公司或承保人签发;
(2)保险单据是否是信用证规定的类型;
(3)如需背书,是否已经背书;
(4)保险单上的货物描述、唛头、装运地和目的地、船名航次是否与发票及运输单据上的内容相一致;
(5)保险币别和金额是否符合信用证规定;
(6)保险条款及险别与信用证规定是否一致;
(7)保险单签发日期应不迟于运输单据的签发日期;
(8)正本保险单的签发份数及提交份数是否与信用证规定相符;
(9)保险赔付地是否与信用证规定相符。
5.产地证(CERTIFICATE OF ORIGIN)的审核要点:
(1)产地证是否由指定的专门机构签发;
(2)产地证上的货物描述、数量、唛头及产地描述与信用证规定是否一致;
(3)产地证上的收费人是否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
6.装箱单/重量单(PACKING LIST/WEIGHT MEMO)的审核要点:
(1)如信用证要求出口商提交装箱单/重量单,在提交的单据上须印有“PACKING LIST/WEIGHT MEMO”字样;
(2)装箱/重量单上的包装数量、重量、唛头及其他内容与其他单据上的内容是否一致;
(3)计量单位的算术计算是否正确。
7.检验证明(CERTIFICATE OF INSPECTION)的审核要点:
(1)检验证明的名称是否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
(2)检验证明上的货物描述与发票上的货物描述是否一致;
(3)检验证明是否由指定机构或个人签发;
(4)检验证明上的检验日期或签发日期应不迟于运输单据上注明的装运日期;
(5)检验结果的数据应符合信用证的规定;
(6)检验证明上的语言描述应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
由于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千差万别,以上列出的为常见单据的审核要点。审单的先后顺序可依据信用证上要求单据的排列顺序逐份进行。
对于审单中发现的不符点,审单人员应填写审单记录,以便复核人员重点审核。
三、不符点单据的处理
在经过严格的审单后,如单据仍存在不符点,我行可按其性质与不符点的程度做如下处理:
(一)退受益人更改
如果属于个别细微或者打字拼写方面的错误而造成不符,可以进行更正或重制的,应立即将单据退出口商更改。如出口商提交的单据份数不足时,应要求出口商补全。
(二)表提不符点(NEGOTIATED UNDER RESERVE)
如单据存在比较大的不符点,我行可与出口商进行协商。由出口商向我行提交保证书,在寄单索汇通知书中表提不符点。
(三)电提不符点
如单据中存在较严重的不符点而又无法改变,或者汇票金额较大或开证行在信用证中未明确规定的,我行可先向开证行电提不符点,待开证行电复同意接受不符点后再寄单索汇,在寄单索汇通知书上应注明回电日期和参考号。如开证行电复不同意接受不符点或经过两次催询(第一次于发电后7天左右,第二次相隔5天左右)后仍无答复者,我行可将全套单据提交出口商,由出口商自行处理。
(四)作托收处理
如单据中不符点较多或者较为严重,出口商同意将单据按信用证项下托收处理,我行在寄单索汇通知书上须注明“WE SEND DOCUMENTS UNDER THECREDIT FOR PAYMENT.”,并将不符点单据寄交开证行。同时将议付费/付款费改为验单费(HANDLING CHARGES)。
由于此种处理方法使受益人完全失去了开证行的付款保证,单据是否被接受,完全取决于申请人的信誉情况。
(五)如果开证行对我行的单据提出不符点,而且交单期及信用证效期未过,我行可要求出口商修改有关单据,寄交开证行替换原来的不符单据。
对上述(二)、(三)、(四)中的不符点处理方法,我行应要求出口商提交加盖公司印章的保证书。

第五节 寄单索汇
我行审核完单据后,应立即向国外开证行或其指定银行寄单索汇。
一、缮制寄单索汇通知书
(一)根据审单处理情况,我行应在信用证寄单索汇通知书加注如下条款:
1.如单证相符,应加注大意如下的词句:“WE HEREBY CERTIFY THATALL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DITHAVE BEEN FULLY COMPLIED WITH.”
2.如做电提,应加注大意如下的词句:“WE SEND THE DOCUMENTS ASPER YOUR INSTRUCTIONS IN YOUR TELEX/SWIFT DD…”
3.如做表提,应加注大意如下的词句:“THE DOCUMENTS HAVE BEENFOUND WITH THE FOLLOWING DISCREPANCY(IES)…”
4.如做托收处理,应加注大意如下的词句:“WE SEND THE DOCUMENTSUNDER THE CREDIT FOR PAYMENT.”
(二)根据信用证不同的偿付条款,我行可:
1.向偿付行索汇
向偿付行索汇可分为电索和信索
(1)电索
如果信用证中没有注明“不允许电索”,则可以电索。我行以SWIFT或电传方式向信用证指定的偿付行索汇。索汇电文要简明扼要,如使用电传,须加密押。如我行与境外偿付行无密押关系,可通过我行境外代表行代为加押。
电索后,不必向偿付行航邮证实书。
(2)信索
如果信用证中的偿付条款不允许使用电索,我行可用信函方式向偿付行索汇。索汇信函内容应主要包括:信用证号、开证行名称、索汇金额及索汇路线等。索汇信函须经有权签字人签字。
为防止重复收汇,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不论以何种方式索汇,我行均须在给开证行的寄单索汇通知书加注大意如下的词句:“WE HAVE CLAIMED THEREIMBURSEMENT OF XXX BANK AS PER L/C TERMS.”
如果索偿时,由于开证行未给偿付行授权而偿付行拒付,我行可以转向开证行索偿,并且从索偿之日起的利息损失由开证行负担。
2.向开证行索汇
如果信用证规定向开证行索汇,我行将单据直接寄往开证行,并在寄单索汇通知书上注明我行索汇路线,向其索汇。
(三)索汇路线
我行可采用的索汇路线主要有以下两种:
1.如果我行在开证行或偿付行开有相应币别的帐户,我行须在寄单索汇通知书是加注:“PLEASE CREDIT THE AMOUNT TO OUR/OURH.O.ACCOUNT WITH YOU FOR CREDIT OF … QUOTINGOUR REF.NO…”指示开证行或偿付行直接贷记总行帐户。
2.如果我行与开证行或偿付行没有帐户关系,我行应在寄单索汇通知书上加注:“PLEASE REMIT/PAY THE AMOUNT TO OUR/OUR H. O. ACCOUNT WITH … FOR CREDITOF … QUOTING OUR REF. NO…”指示开证行或偿付行将款项汇/划至我行帐户行贷记总行帐户。
如索汇金额较大,我行应要求开证行或偿付行在付款后电告我行,以便我行及时掌握收汇情况。
(四)如果须扣收境外客户的费用,应在寄单索汇通知书上明确费用金额。
(五)经复核后,有权签字人员在缮制好的寄单索汇通知书上签字,并在汇票背面背书。
二、寄单
(一)信用证项下各类单据及非我行通知的信用证审核完毕后,均需复印一份留底,归入以交单业务编制的业务档案。
(二)在信用证背面批注出单日期、BP编号、发票号、议付金额、信用证余额等,并由审单人签章。对于允许分批装运的信用证,当信用证有特殊的货物品种数量规定时,须将货物分装的明细情况在背批时一并注明,以便今后议付同一笔信用证时核对。
(三)按总行制定的费率表及有关收费规定,将各项费用加议付金额一并向开证行收取。如信用证指明费用由受益人承担时,由受益人预交或在款项收妥后扣收。
(四)按照信用证上的寄单要求,将单据连同寄单索汇通知书第一联用快递方式寄交开证行。

第六节 收汇考核
一、收汇考核
收汇考核是出口结算业务的最后一环,包括催收和收汇考核两项工作。
(一)催收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货币、不同收汇方式,我行应在单据寄出后,分别按邮程和开证银行合理工作时间逐单估算正常的收汇时间。一般情况下,远洋收汇应为20天左右,港澳地区为10天左右。超过这一估算时间而未收汇的,我行要逐笔致电有关开证行或偿付行催促其付款。
具体查询催收方式须根据不同的索汇路线而采用不同的电文格式:在没有偿付行的情况下,一般应向开证行查询;如果属于向偿付行索汇的,我行应向偿付行查询。
由于开证行原因造成迟收汇的,我行应视具体情况,向开证行据理索赔迟付利息损失。
(二)收汇考核
收汇考核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我行通过这项工作所积累的资料可为今后安全及时收汇提供参考依据。考核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反应代理行的付汇效率、经营作风等情况,追索由于国外代理行责任而造成的我行损失。
2.考核的主要情况包括收汇时间,造成迟收汇、短收汇的原因,从而总结出加速收汇的经验,提出改进收汇工作的措施。
3.反应出口商制单质量、货物质量及其他方面的问题而造成的迟收汇、少收汇等情况,以供我行在审单、审证时加以注意。
4.反应我行在审单、审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收汇工作的影响,促使我行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质量。
二、来往函电处理
(一)与开证行或代理行之间的业务函电往来,包括不符点的提示及交涉、支付/承兑通知、信息反馈等,均应由业务人员将有关信息及时转知受益人。
(二)根据受益人的答复,我行按照国际惯例,本着维护出口商及我行权益的原则妥善地处理有关函电,并在合理工作时间内电来电复,函来函复。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向对方解释清楚。
(三)将有关业务往来函电按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逐笔归入以BP业务参考号编设的业务档案,妥善保管。

第七节 档案管理
一、档案分类
出口信用证业务所涉及的环节较多,且易发生业务纠纷。我行在整理业务档案时,应按信用证通知、信用证转让和信用证议付分别进行归档。
二、档案的整理
(一)信用证通知档案的整理
1.在归档前,我行应认真检查各项业务单据的签字、盖章是否齐全。
2.我行将信用证和有关修改的副本、信用证通知/修改通知留底以及代理行往来函电,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整理归档。传真件须复印后存档。
3.如信用证效期过后2个月,该证受益人仍未到我行交单,我行即可将该卷装订、归档。
(二)转让信用证档案的整理
信用证转让完成后,我行将与转让有关的副本单据以及与代理行和客户的往来函电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整理归档,并在相应的信用证通知档案中作批注。
如转让信用证效期过后2个月,客户仍未到我行交单,我行可将该卷装订、归档。
(三)议付信用证档案整理
1.如果议付信用证是由我行通知/转让的,我行应在相应的通知/转让业务卷宗内做批注。
2.凡货款已全部收妥并无未了事项者,我行将信用证和有关修改的副本、寄单索汇通知书留底、全套出口单据副本以及客户就不符点出具的保证书及处理意见、往来银行函电及我行的查询交涉函电等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整理归档。
3.对于发生过业务纠纷的信用证业务,我行亦应在业务卷宗的有关栏目内做批注。
三、档案的管理
信用证档案可按以下方式进行管理:
(一)按业务流水号管理:每笔业务完成后,按业务流水号顺序归档。
(二)按客户管理:对于业务量较大的客户,可按客户归档。
(三)信用证档案的保存期限为3-5年。

第二章 出口押汇
出口押汇业务是指出口商将信用证项下全套出口单据提交其往来银行或信用证指定银行,由该银行买入单据并按票面金额扣除从议付日到估计收汇日的利息及有关手续费,将其净额预先付给出口商的一种出口融资方式。

第一节 叙做出口押汇的对象和掌握原则
一、押汇对象
出口押汇的对象应为跟单信用证的受益人。凡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且资信良好的企业均可向我行申请叙做出口押汇。
二、掌握原则
出口商在向我行申请叙做押汇时,应与我行签订押汇总质权书,并在以后交单时逐笔申请,保证在出口单据因单证不符或其他原因而遭拒付或承兑时,立即偿还我行垫付的本息及各项费用。
对于跟单托收项下的押汇申请,我行一般不予办理。

第二节 办理出口押汇的条件
叙做出口押汇的一个基本条件在于能否安全及时地从国外收回货款。我行应对信用证及单据进行认真审核(审单标准参照第一章第四节“审单议付”),以决定是否叙做押汇。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我行可不予办理押汇:
一、出口商所提交的单据没有做到单单严格一致、单证严格一致;
二、开证行非我行代理行或代理行资信较差、以往业务收汇不正常;
三、信用证限制其他银行议付、付款或承兑;
四、押汇币别非可自由兑换货币;
五、开证行或付款/承兑行所在地政局动乱或实行外汇管制;
六、索汇路线迂回曲折,影响安全及时收汇;
七、信用证到期地非出口商所在地;
八、转让信用证或远期信用证超过180天;
九、非物权单据或未能提交全套物权单据;
十、信用证中存在不利于我行安全收汇的软条款;
十一、其他不具备押汇条件者。

第三节 押汇利息及押汇金额
一、押汇利率按我行同档次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掌握。
二、计息天数按邮程加工作日的原则确定:
即期信用证:港澳地区按12天计算;东南亚地区按14天计算;其他地区按18天计算。各级行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计息天数。
远期信用证:即期信用证的扣息天数加上远期天数。
如因故延迟收汇,银行有权向受益人追索上述天数至实际收汇日之间的利息损失。
三、计算公式:
押汇利息=票据金额×押汇天数×押汇年利率/360
四、实际入帐金额=票据金额-押汇利息-预扣国外银行费用-我行手续费

第四节 叙做押汇的手续
一、凡拟向我行叙做出口押汇的出口企业,须先与我行签订出口押汇总质权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出口押汇总质权书一式二份,我行及出口商各执一份。
二、具备叙做时,出口企业须填制出口押汇申请书,连同信用证项下单据一并交我行审核。出口押汇申请书一式三份,一份由结算部门留存,一份交出口商,另一份交信贷部门留存。
三、我行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严格审核单据(审核标准见第一章第四节审单议付),经复核无误后,方可办理押汇业务。如单据不具备押汇条件,应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通知受益人。
押汇业务的审批权限根据金额大小及押汇期限参照《关于对外有权签字人员授权的暂行规定》(农银发〔1995〕79号)中的规定执行。
四、我行缮制寄单索汇通知书并将单据寄往开证行或其指定银行。
五、核销和催收
1.核销
我行从开证行或其指定银行收到信用证项下款项后,按照寄单索汇业务参考号抽出档案进行核对。如收汇无误即冲销对原申请单位的垫款,并进行相应的核销登记。核销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核销日、起息日、比原押汇到期日早或迟的天数。
2.催收
如开证行或其指定银行未能在正常的期限内偿付货款,我行应主动以电传或SWIFT方式进行催收或进行必要的交涉并加强对押汇业务的收汇考核工作。

第五节 责任范围
一、我行承做出口押汇,对受益人保留追索权。如因开证行倒闭或面临危机、单据在邮递过程中遗失或延误、电讯中断等原因在导致拒付、迟付、让价或扣款等,我行有权根据情况主动向受益人追回全部或部分垫款及(或)迟付利息。
二、对开证行的无理挑剔、拒付、迟付、或少付,我行有义务据理交涉,维护出口企业权益。如虽经交涉,仍造成损失的,我行仍按本节第一款办理,有关纠纷由进出口双方自行解决。
在收到国外拒付通知函电时,我行在行使追索权之前应做以下几项工作:
1.将拒付理由立即书面通知出口商;
2.如拒付理由不当或勉强,应立即复电反驳,据理力争;
3.如拒付理由属能补救的差错,应速洽出口商修改,尽量在信用证规定的期限内寄交开证行;
4.如拒付理由属实,一方面通过出口商联系进口商赎单,另一方面指示开证行暂予保管单据代货物存仓、保险等,等候进一步指示。
三、不符点单据的押汇
由于出口单位对融资的需求,通常对一些单证不符的单据也提出叙做出口押汇。在具备下述三个条件的情况下,我行可接受不符点单据办理押汇:
1.出口商在提交单据时,应同时提交一份国外开证行接受不符点的确认函/电。
2.根据我行对不符点单据的收汇考核情况,在议付时,适当延长押汇天数并加收押汇利息。
3.对单证不符引起的国外拒付、迟付等不承担经济责任。发生拒付时,我行只负责配合出口商采取措施追收货款。对超过押汇扣息天数的业务,视情况追加利息或向出口商索回全部货款。

第六节 档案管理
押汇业务的档案管理可参照出口议付业务的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章 出口跟单托收业务操作程序
出口跟单托收业务是出口商为向进口商收取款项,将汇票连同商业单据一起交给当地银行,委托其代为收款的一种支付方式。我行在办理跟单托收业务时,应按照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第522号出版物的规定办理。

第一节 接单登记
一、审核出口商提交的托收申请书
托收申请书是出口商与托收行之间的代理契约,是委托人给托收行的指示。我行在办理托收业务时,应首先要求出口商填写托收申请书。
我行在审核托收申请书时,应注意以下一些内容:
1.各种单据名称、正副本份数与托收申请书是否一致;
2.付款人的详细名址;
3.托收币别和金额;
4.交单方式:付款交单(D/P--DOCUMENTS AGAINSTPAYMENT)或承兑交单(D/A--DOCUMENTS AGAINSTACCEPTANCE);
5.银行费用由谁负担;
6.是否向付款人收取利息,包括利率、计息天数等;
7.拒绝付款或拒绝承兑时,是否要作成拒绝证书或者仅以航邮或电讯方式通知托收行。
二、我行工作人员根据出口商交来的托收申请书清点单据种类和份数并进行签收。
三、编制托收业务参考号并在跟单托收登记簿上登记收单日期、客户名称、发票号码、交单方式、代收行名称、金额等内容。我行托收业务参考号的编制方法如下:
XXX OC XX XXXXX -XX
分行代码
业务代码
年份
业务流水号
支行代码
如果没有支行业务,可省略“支行代码”一项。

第二节 审核
根据国际商会第522号出版物《托收统一规则》第4条a款2的规定,“银行不审核单据内容”,但为减少代收行不必要的查询,维护出口商的利益,保障安全及时收汇,我行应把握单据的质量,对主要单据进行审核,主要审核要点如下:
1.汇票的开立是否正确,金额大小写及与发票金额是否一致,其背书是否完整、连续;
2.提交的运输单据是否为全套正本,货运单据应做成空白抬头,空白背书;
3.保险单是否按发票金额足额投保,背书是否遗漏;
4.各种单据的签发是否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要求,各单据在有关货物描述内容上是否一致。
如在单据上发现问题,应做好记录,及时联系出口商。

第三节 代收行的选择
我行在选择代收行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一、代收行必须是资信较佳、经营作风好、工作效率高、服务周到、对委托的业务能按要求办理、而且对查询能及时答复和配合的我行代理行。各级行可参照《中国农业银行代理行风险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审核开证行资信。
二、代收行应为付款人所在地的我行代理行。
三、代收行应为有利于付款人付款和我行收款的代理行。这样的付款人赎单后,货款能立即从代收行进入我行帐户起息。如果收款路线迂回和出现多家银行划拨,延误收款,特别是一些大额业务,会造成很大的利息损失。
四、如果出口商提供的代收行非我行代理行,我行可征求出口商的意见选择我行的代理行作为提示行,并在OC面函上注明付款人帐户行。如出口商坚持使用其指定银行做代收行,我行应按托收申请书的要求办理。但对由此而可能产生的问题我行不负任何责任。

第四节 缮制托收委托书
一、我行根据托收申请书的内容和要求缮制托收委托书,托收委托书应做到完整、准确、清楚、整洁。索汇路线应使用总行规定的收汇帐户行。托收委托书一式三联,第一联连同单据寄代收行,第二、三联我行留底。
二、经过复核人员复核后,在汇票背面背书签字,并在托收委托书上签字,将单据快邮至代收行。
三、按照总行费率表及有关收费规定收取手续费及有关电传费或邮费。

第五节 催收及函电处理
一、托收单据寄出后,我行应根据邮程、付款期限对超过合理期限尚未收回的款项,逐笔致电、函进行催收。
二、如我行收到涉及付款人拒付、拒绝承兑或要求改变交单条件等内容的函电时,我行应在收到函电后1个工作日内将有关函电内容通知出口商,并要求出口商将处理意见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我行,以便我行与代收行联系。
三、归档:托收申请书、托收委托书及托收项下所有往来函电等均应按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归入以托收业务参考号设置的档案,妥善保管。
四、凡货款已全部收妥并无未了事项者,归入专档保管,保管期限3-5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清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 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清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8号)和劳动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贯彻国务院8号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13号)精神,切实做好企
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的清理工作,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以国家统一制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政策为依据,对已经纳入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项目和计发标准进行一次认真全面的清理。其中:
(一)对《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下发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主要包括:按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项目和标准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增加的基本
养老金和生活、物价补贴(包括按国家统一政策由省级政府制定标准的项目)。
(二)在《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出台后离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含调节金),以及按国家统一调整政策增加的基本养老金。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的清理规范工作。已经统一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按照上述规定认真对照核查,并对所属地市及县(市)贯彻执
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清理规范的实施意见;尚未统一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的地区,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对各地市和县(市)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进行全面了解和登记,研究提出清理规范和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
一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的实施意见。上述工作完成后,省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上报清理结果和规范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将对省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上报的清理结果和规范意
见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
三、省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根据清理结果认真填写附表一、附表二,连同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文件的复印件,于10月30日前报劳动保障部和财政部。原行业统筹项目由省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根据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核定原行业统筹项目的通知》(劳社部
发〔1998〕22号)规定核定,并将有关情况填写附表三,连同核定原行业统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文件的复印件,同时上报。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清理规范统筹项目工作要认真掌握国家政策。在清理规范统筹项目中,不得将国家未统一规定、基本养老金之外的福利性补贴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不得增加统筹项目和提高计发标准,要严格控制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已着手规范统筹项目工作的
地区,在清理非统筹项目的同时,要确保离退休人员按国家规定享受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不降低,避免引发新的矛盾。
各地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的清理工作,同时要继续做好基本养老保险费差额缴拨改全额缴拨、社会化发放基本养老金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附表一

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
1999年基本养老金计发总体情况统计表
劳动保障、财政部门盖章 制表日期:
----------------------------------------
| 计发 | 人数(人) |月均养老金(元)| 社会平均 | 企业职工平均|
| |--------|--------| | |
| 办法 |小计|离休|退休|小计|离休|退休|工资(元/月)|工资(元/月)|
|----|--|--|--|--|--|--|-------|-------|
|老办法 | | | | | | | | |
|----|--|--|--|--|--|--|-------|-------|
|新办法 | | | | | | | | |
----------------------------------------
注:老办法是指按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
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和生活、物价补贴(包括按国家统一政策由省级政府制定标准的项目)。
新办法是指按照国发〔1997〕26号文件计发和正常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
附表二
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
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文件目录
劳动保障、财政部门盖章 制表日期:
----------------------------------------------------------
| |序| | | | 规定标准 |1999年享受|1999年实发金|
| 项目名称 | | 文号 | 文件名称 | 内容要点 | | | |
| |号| | | |(元/人·月)| 人数(人) | 额(万元) |
|----------|-|----|------|------|-------|-------|--------|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离退休金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执 | |1| | | | | | |
|行 | |-|----|------|------|-------|-------|--------|
|104| 增发的 |2| | | | | | |
|号 | |-|----|------|------|-------|-------|--------|
|文 | |3| | | | | | |
|件 | 离退休金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生活、 |-|----|------|------|-------|-------|--------|
| | |3| | | | | | |
| | |-|----|------|------|-------|-------|--------|
| | 物价补贴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基础 | | | | | | | |
| | 养老金 | | | | | | | |
| |------|-|----|------|------|-------|-------|--------|
|执 | 个人账 | | | | | | | |
|行 | 户养老金 | | | | | | | |
|26 |------|-|----|------|------|-------|-------|--------|
|号 | 过渡性 | | | | | | | |
|文 | 养老金 | | | | | | | |
|件 |------|-|----|------|------|-------|-------|--------|
| | 调节金 | | | | | | | |
| |------|-|----|------|------|-------|-------|--------|
| | 正常调整 | | | | | | | |
| |基本养老金 | | | | | | | |
----------------------------------------------------------
注:1、本表分离休、退休填报。
2、不是每人都享受或享受数额不同的统筹项目,可填写平均标准或用文字说明。
3、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工资基数封定时间及办法要专门附页说明。
附表三
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
1999年核定原行业统筹项目后待遇情况计表
劳动保障、财政厅(局)盖章 制表日期:
---------------------------------------------
| | | 1999年离退休人员月均标准 | |
| 行业 |1998年底前离退休人员|-----------------|1999年行业|
| 名称 |核定统筹项目后月均标准 |按行业原|按地方 |加发行业补贴后| 平均工资 |
| | |办法计算|办法计算| 实际标准 | |
|----|------------|----|----|-------|-------|
| 铁路 | | | | | |
|----|------------|----|----|-------|-------|
| 交通 | | | | | |
|----|------------|----|----|-------|-------|
| 邮电 | | | | | |
|----|------------|----|----|-------|-------|
| 水利 | | | | | |
|----|------------|----|----|-------|-------|
| 民航 | | | | | |
|----|------------|----|----|-------|-------|

| 煤炭 | | | | | |
|----|------------|----|----|-------|-------|
| 有色 | | | | | |
|----|------------|----|----|-------|-------|
| 电力 | | | | | |
|----|------------|----|----|-------|-------|
| 石油 | | | | | |
|----|------------|----|----|-------|-------|
| 金融 | | | | | |
|----|------------|----|----|-------|-------|
| 中建 | | | | | |
---------------------------------------------
注:1、单位:元/月·人。
2、实际标准=按地方办法计算标准+行业补贴。
3、本表按离休、退休分别填报。



2000年9月28日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

农业部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





  农机发[2007]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局(办公室、中心):

  为贯彻实施《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农业部第72号令,2006年印发),规范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考试、驾驶证核发等业务工作,我部制定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 业 部

   二○○七年三月十六日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

  第一条 为了加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的管理,根据《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农业部令第72号),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以下简称:农机监理机构)应当按照本规范规定的程序办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

  第三条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设置申请受理岗、考试岗、业务领导岗、驾驶证管理岗、档案管理岗等岗位,明确职责,依照工作流程和规范各司其职。

  第四条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录入业务办理信息,打印有关证、表。

  各岗位按照本规范规定的流程操作,在计算机上记录经办信息,同时签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

  第五条 办理初次申领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1寸证件照(4张)、《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以下简称《身体条件证明》)和身份证明及复印件。查询、确认申请人有无不得申请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的情形,并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记录查询结果,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信息,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预约科目一考试,核发预约考试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考试岗按期进行科目一考试。考试前应当核实申请人,考试后应当在《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考试成绩表》(以下简称《考试成绩表》)上记载考试成绩,由考试员签名;考试不合格的,告知申请人不合格原因,可以补考一次。

  (三)驾驶证管理岗复核申请受理岗收存的资料和科目一考试资料,核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信息,确定《联合收割机驾驶技能准考证明》(以下简称《准考证明》)编号,并制作、核发《准考证明》,预约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考试。

  对于初次申领悬挂式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机型代号为T)的驾驶证申请人,应先取得大中型拖拉机驾驶证;按增加准驾机型T,预约联合收割机科目三的考试。

  (四)考试岗组织进行驾驶技能考试。考试前应当核实申请人,考试后应当在《考试成绩表》上记载考试成绩,由考试员签名。考试不合格的,告知申请人不合格原因,可以当场补考一次。考试合格后,收回《准考证明》。

  (五)业务领导岗审核。

  (六)驾驶证管理岗核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信息,确定驾驶证档案编号,制作、核发驾驶证。

  (七)档案管理岗将下列资料按顺序装订存入驾驶证档案:

  1.《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3.《身体条件证明》。

  4.《准考证明》。

  5.《考试成绩表》。

  6.《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

  第六条 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初次申领下列信息:

  (一)申请业务种类:录入“初次申领”。

  (二)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身份证明名称及号码、住址:按照申请人身份证明记录的内容录入。

  (三)申请人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按照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录入。

  (四)准驾机型和准驾机型代号:按照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录入。

  (五)身体条件、医疗机构名称:按照《身体条件证明》记载的内容录入。

  (六)《准考证明》编号:按照农机监理机构确定的号码录入。

  (七)《准考证明》有效期起始日期:按照制作《准考证明》的日期录入。

  (八)《准考证明》有效期截止日期:自《准考证明》有效期起始日起满两年的日期录入。年龄在59周岁以上的,有效期截止日期按照申请人满61周岁的生日录入。

  (九)各科目考试日期:按照各科目考试合格的对应日期分别录入。

  (十)各科目考试成绩:按照《考试成绩表》记载的各科目考试成绩分别录入。

  (十一)各科目考试员:按照《考试成绩表》记载的各科目考试员姓名分别录入。

  (十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证号:按照申请人身份证明号码录入。

  (十三)档案编号:按照农机监理机构确定的档案编号录入。

  (十四)初次领证日期:按照制作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的日期录入。

  (十五)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有效期起始日期:按照初次领证日期录入。

  (十六)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有效期限:录入6年。

  第七条 驾驶证管理岗应当按照计算机管理系统录入的内容记载和签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加盖核发机关印章,粘贴或打印符合《联合收割机驾驶证证件》标准的申请人相片。准驾机型按照R、S、T的顺序,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相应栏内自左向右排列签注。

  第八条 办理增加准驾机型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按照本规范第五条第一项规定审核资料,同时审核申请人所持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符合条件的,按照本规范第五条第一项至第二项规定办理科目一考试;合格后按照本规范第五条第三项第一款规定,预约驾驶技能考试;按照本规范第五条第四项至第六项规定办理增加机型业务。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驾驶证管理岗核发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同时收存原联合收割机驾驶证。

  (三)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录入“增驾申请”。

  2.增加的准驾机型和准驾机型代号:按照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录入。

  3.增加准驾机型的日期:按照农机监理机构审核确定的日期录入。

  4.本规范第六条第五项至第十一项规定的事项。

  (四)驾驶证管理岗应当按照本规范第七条规定记载和签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有效期起始日期按原驾驶证签注。将本规范第五条第七项规定的存档资料和原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存入档案。

  第九条 考试员应当持证上岗,严格履行考试程序,执行考试标准,规范考场秩序,评定考试成绩。

  第十条 《准考证明》遗失申请补领的,驾驶证管理岗查验申请人身份证明后予以补发。

  第十一条 办理换证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驾驶证和1寸证件照(3张),查询申请人违章、事故处理情况。属于有效期满换证的,还应审验《身体条件证明》。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信息,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业务领导岗审核。

  (三)驾驶证管理岗制作、核发驾驶证。除有效期满换证外,应当同时收回原驾驶证。

  (四)档案管理岗将下列资料存入档案:

  1.《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

  2.属于有效期满换证的,收存《身体条件证明》。

  3.属于驾驶人信息发生变化换证的,收存原驾驶证和身份证明复印件。

  4.《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

  (五)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属于有效期满换证的,录入“有效期满换证”;属于驾驶人信息发生变化换证的,录入“信息变化换证”;属于驾驶证损毁换证的,录入“证件损毁换证”。

  2.驾驶证有效期起始日期:按照原驾驶证有效期起始日期录入,但属于有效期满换证的,按照应换发驾驶证的年份录入年份,按照初次领证日期的月日录入月日。

  3.驾驶证有效期限:按照6年录入。

  4.换证日期:录入换发驾驶证的日期。

  5.属于驾驶人信息发生变化换证的,按照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录入变化内容和变化后的信息。

  第十二条 办理驾驶证转出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查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驾驶证,确认申请人信息。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信息,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业务领导岗审核。

  (三)档案管理岗整理资料,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存入档案。密封并在档案袋上注明“请妥善保管并于30日内到转入地农机监理机构申请办理驾驶证转入,不得拆封。”字样,封盖业务专用章。

  (四)驾驶证管理岗将档案交驾驶人。

  (五)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记录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录入“转出”。

  2.转出日期:按照驾驶证档案转出日期录入。

  3.转入地农机监理机构名称:按照《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记载的转入地农机监理机构全称录入。

  第十三条 办理转入换证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1寸证件照(2张)、驾驶证及档案。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信息,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业务领导岗审核。

  (三)驾驶证管理岗制作、核发驾驶证,同时收回原驾驶证。

  (四)档案管理岗整理资料,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原驾驶证及档案资料留存,建立档案。

  (五)转入地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录入“转入换证”。

  2.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身份证明名称、身份证明号码、住址、初次领证日期、准驾机型及代号、驾驶证有效期起始日期、有效期限,按照原驾驶证的信息资料录入;住址发生变化的,按照身份证明记录的内容录入。

  3.转出地农机监理机构:按照原驾驶证核发地农机监理机构全称录入。

  4.原档案编号:按照原驾驶证档案编号录入。

  5.本规范第六条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的事项。

  6.转入日期:按照换发驾驶证的日期录入。

  第十四条 办理补证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1寸证件照(2张),查询、确认申请人有无不得补发驾驶证的情形,并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记录查询结果,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信息,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业务领导岗审核。

  (三)驾驶证管理岗制作、核发驾驶证。

  (四)档案管理岗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身份证明复印件存入档案。

  (五)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录入“补证”。

  2.办理补证日期:录入补发驾驶证日期。

  3.办理补证次数:按照驾驶人补证累计次数录入。

  第十五条 办理注销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和驾驶证,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

  (二)档案管理岗定期清理档案,对符合注销条件而未办理注销驾驶证的,提出注销意见。

  (三)业务领导岗审核。

  (四)档案管理岗整理资料,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身份证明复印件、驾驶证、相关文书归档。需要公告注销的,报请农机监理机构向社会公告。

  (五)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录入“注销”。

  2.注销原因:录入注销原因。

  3.注销日期:按照农机监理机构审核确定的注销日期录入。

  第十六条 办理60周岁以上驾驶人的审验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驾驶人提交的驾驶证、身份证明和《身体条件证明》,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办理日期及医疗机构名称,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驾驶证管理岗签注驾驶证。

  (三)档案管理岗收存《身体条件证明》。

  第十七条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建立驾驶证档案,使用规范的档案袋,案卷编号为驾驶证档案编号,顺序存放。档案按照国际标准A4纸尺寸装订成册,并填写或者打印资料目录,置于资料首页。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涂改、故意损毁或者伪造驾驶证档案。

  第十八条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设置专用档案室(库),并在档案室(库)内设立档案查阅室。档案室(库)应当远离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气体等场所,并配置防火、防盗、防高温、防潮湿、防尘和防虫鼠的设施和设备。

  第十九条 农机监理机构对因公办案需要查阅驾驶证档案的,应当审查其提交的档案查询公函和经办人工作证明;对查询本人的驾驶证档案的,应当审查其身份证明。

  档案查询应当报经业务领导批准,在档案查阅室进行,并且档案管理人员在场。需要出具证明或者复印档案资料的,应当经业务领导批准。除转出辖区的以外,已入库的驾驶证档案原则上不得出库。

  第二十条 因意外事件致使驾驶证档案损毁、丢失的,应当书面报告省级农机监理机构,经书面批准后,按照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信息补建档案,打印所有记录信息,并补充驾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档案补建后,应当报省级农机监理机构审核。省级农机监理机构应当核对,并出具核准公函。经批准补建和核准的档案与原档案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一条 驾驶人在办理驾驶证档案转出、转入期间,将档案损毁或者丢失的,可以向转出地农机监理机构申请补建驾驶证档案。转出地农机监理机构按照本规范第二十条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由代理人代理申请驾驶证业务的,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审查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所有人与代理人共同签字的申请表,代理人为单位的还需审查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将代理人和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存入驾驶证档案。

  第二十三条 注销驾驶证的,档案资料保留2年后销毁。

  销毁驾驶证档案时,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对需要销毁的档案登记造册,并书面报告上一级农机监理机构,经批准后方可销毁。销毁档案应当在指定的地点,监销人和销毁人应当共同在销毁记录上签字。记载销毁档案情况的登记簿和销毁记录应存档备查。

  第二十四条 农机监理机构办理驾驶证业务使用的印章和使用范围分别为:

  (一)证件专用章,用于联合收割机驾驶证。

  (二)业务专用章,用于《准考证明》、受理凭证和不予受理凭证、驾驶证档案中需要盖章的情况以及出具驾驶证档案查询证明材料等。

  (三)审验业务专用章,用于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副页审验的签注。

  (四)个人专用名章,用于《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考试成绩表》等办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时需要经办人盖章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 本规范规定的证件专用章、业务专用章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制作;本规范规定的各类表格、个人专用名章由农机监理机构制作。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监理机构依据农业行业标准组织制作。

  第二十六条 本规范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

  1.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式样)

  2.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式样)

  3.联合收割机驾驶技能准考证明(式样)

  4.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考试成绩表(式样)

  5.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式样)

  6.各专用章式样

  7.受理通知书(式样)

  8.不予受理决定书(式样)

附件1-5.xls
http://www.agri.gov.cn/zcfg/bmgz/P020070330342075700210.xls
附件6-8.doc
http://www.agri.gov.cn/zcfg/bmgz/P020070330342076335746.doc